每一次搭捷運的時候,若剛好是尖峰時刻,就會看到許多人潮從一側的車廂急忙衝出來要轉乘另一側的車廂,而另一側車廂的人總是用事不干己的樣貌垂死地看著即將湧入的人群,這時候我的心總是很想哭泣,是種被壓抑在胸口上的心痛…
好折騰啊,真的好折騰啊。今年二月在一個經痛的日子,收到可以出發英國的通知。在已百般折磨的生活裡,仍在試探自己對痛苦的尺度到哪裡的時候,我收到了這麼一封信…
沒有想過自己其實是個愛寫作的人,結論這句話應該是對於「內心的文字寫出來就能算是寫作嗎」的一種自問自答。這幾年在城市裡生活著,逐漸養成了習慣的型態:不再搭捷運時觀察旁人的行為,默默註記著這就是台北啊;不再走路時思考著為什麼開始每天都帶著傘,得出一個有點哲學的領悟…
旅行的意義 是什麼?前往中國交換的一路上,從左營搭高鐵北上,再轉乘上往南京的飛機,人群來來往往,可始終不明白他們的去向,我終於明白自己不是個喜歡道別的人,卻不自覺的開始思念起:腳踩的土地,口說的語言,還有陪伴在身邊的人。…
我和一起來到南京交換的朋友總是在晚餐散步之餘,討論著這些敏感的政治話題。我們的感覺都是:中國的學生對於兩岸的立場有自己的主見,並且非常堅持自己的意見,雖然能夠與台灣的學生交流彼此的想法,卻很難改變他們心中已定的認知…
路過那個路口的時候,我並沒有一眼認出。 反而沈浸在楊柳的懷抱中,繼續擁抱上海給我的異國氣氛。 我以為我會記得那棟老舊的洋式建築、不太靈敏的樓梯照明燈、夢寐以求的溫馨廚房、那道墨西哥料理、一個人的早晨陽台,還有吊掛在牆上的埃及藝術品,以及些許迷人的英國腔。…
每個人應該多少對自己的人生有許多想像,也許是盡情地做喜歡的事、安穩地生活在沒有紛擾的地方、和愛的人在一起、四處流浪看遍世界人文風情與美景......,因此我們需要勇氣面對。 …
甘肅省金昌市的山很禿,我大概能猜想到在銀川提到賀蘭山時,當地人的回應幾乎是:「那有啥好看的呀?」但就是因為旅行的趣味才擁有繼續走下去的力量。整片乾涸的內層、沒有水分的滋養,還能看見山上的小草群聚在光禿禿的表層冒出頭來…
為空白的行事曆填上日期,已趕不上生活的速度了,也許現在需要多一點空白,好讓未署名的空白日期,與生活接軌。 有天下班時,大約是晚上八點,天空微微飄著雨,我穿著防風大衣走在倒數47秒的斑馬線上…
日子慢慢的過去了,卻覺得腳程好快好快,時間是不是用光速在和我們賽跑呢?啊,怎麼一下子就跑到2015了呀。 太過安靜的空間,總讓我覺得生活地有點刺痛,戴上不失真的耳機,高低頻率、輕重音與節拍立刻撫慰了近來有些空泛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