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倫敦生活掐指一算,竟然也已經半年了,時間之飛快迅雷不及掩耳。在台灣關注了好久的英國疫情,從原本預訂出發的三月開始疫情大爆發,直到八月終於解封,推出讓經濟好轉的eat out help out。接著看著人數稍稍遞減的情勢,才決定在趁勢在九月出發,隻身來到了倫敦…
關於英文學習,英文能力要很好才能出國嗎?我想,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問題。在我來到倫敦之前,我也對自己的英文能力沒有什麼信心。即便從國中教育開始,我們就已經開始學習英文了。但在台灣的我們,沒有多元與國際的環境讓我們能夠「說」英文…
每一次搭捷運的時候,若剛好是尖峰時刻,就會看到許多人潮從一側的車廂急忙衝出來要轉乘另一側的車廂,而另一側車廂的人總是用事不干己的樣貌垂死地看著即將湧入的人群,這時候我的心總是很想哭泣,是種被壓抑在胸口上的心痛…
我和一起來到南京交換的朋友總是在晚餐散步之餘,討論著這些敏感的政治話題。我們的感覺都是:中國的學生對於兩岸的立場有自己的主見,並且非常堅持自己的意見,雖然能夠與台灣的學生交流彼此的想法,卻很難改變他們心中已定的認知…
路過那個路口的時候,我並沒有一眼認出。 反而沈浸在楊柳的懷抱中,繼續擁抱上海給我的異國氣氛。 我以為我會記得那棟老舊的洋式建築、不太靈敏的樓梯照明燈、夢寐以求的溫馨廚房、那道墨西哥料理、一個人的早晨陽台,還有吊掛在牆上的埃及藝術品,以及些許迷人的英國腔。…
甘肅省金昌市的山很禿,我大概能猜想到在銀川提到賀蘭山時,當地人的回應幾乎是:「那有啥好看的呀?」但就是因為旅行的趣味才擁有繼續走下去的力量。整片乾涸的內層、沒有水分的滋養,還能看見山上的小草群聚在光禿禿的表層冒出頭來…
為空白的行事曆填上日期,已趕不上生活的速度了,也許現在需要多一點空白,好讓未署名的空白日期,與生活接軌。 有天下班時,大約是晚上八點,天空微微飄著雨,我穿著防風大衣走在倒數47秒的斑馬線上…
日子慢慢的過去了,卻覺得腳程好快好快,時間是不是用光速在和我們賽跑呢?啊,怎麼一下子就跑到2015了呀。 太過安靜的空間,總讓我覺得生活地有點刺痛,戴上不失真的耳機,高低頻率、輕重音與節拍立刻撫慰了近來有些空泛的日子…
每每走在中山捷運站通往台北車站的地下街,總是會看見路過的人深情地望著,一幕幕掛在牆上、遠從西藏拍攝回來的照片。我卻只想快步走過,因為再多停一秒,眼角就要流下不捨的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