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外生活 英國倫敦

海外生活:倫敦封城給自己的體會

2021 年 2 月 21 日

英國封城 前言

在倫敦生活掐指一算,竟然也已經半年了,時間之飛快迅雷不及掩耳。

在台灣關注了好久的英國疫情,從原本預訂出發的三月開始疫情大爆發,直到八月終於解封,推出讓經濟好轉的eat out help out。接著看著人數稍稍遞減的情勢,才決定在趁勢在九月出發,隻身來到了倫敦。

2020年初還在台灣時,說真的,在生活上我並沒有感受到因為疫情而有任何的改變,每天通勤搭捷運去上班的車廂總是擠滿了人潮,從沒有減去;外出餐廳吃飯也和疫情前的狀況差不多,並沒有太多的限制,除了有些百貨公司的美食地下街、較大的公共空間有實施隔開一個距離的座位限制,餐廳或是咖啡廳、賣食物的場所也沒有完全封閉或是禁止營業。但是在進出每一個場所時,店家都會要求大家要用乾洗手或是酒精消毒,以及必須戴口罩,這兩點台灣倒是做得很明確。

到倫敦一兩個月後,原先遞減的染疫人數又突然開始急速上升,政府緊急命令封城2.0,餐廳、非必要的店家必須關閉,對當時的我來說還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因為在那之前,開始慢慢熟悉倫敦的生活環境後,認識了一些朋友,去了一次博物館、在餐廳吃過幾次飯、逛逛市集美食,也搭了兩趟火車到較遠的郊區走走,所以體驗到的日常生活以及休閒娛樂都算是還蠻正常的。外出也一定會戴口罩、隨時準備洗手液和酒精在身上,甚至有些朋友在穿戴口罩時格外地小心翼翼。當時對病毒的防備意識可是很高的。另一個沒有造成太顯著的原因,可能是大家預期第二次的封城應該很快就會解封,當時也尚未爆發變種病毒的傳染,加上當時倫敦的日照還算長,所以每個人都抱持著樂觀的態度看待疫情,直到聖誕節的到來。

第一次在Brighton吃到炸魚薯條
第一年在倫敦的生日蛋糕
封城前的尾巴在餐廳吃Brunch

在聖誕節的前幾天,政府又很臨時地宣佈全面封城3.0,這次的限制又更嚴格了,只剩下超市、日常用品的店家有開放,餐廳全部只能做外帶,也限制非必要的聚會,像是不能超過幾家人聚在一起的禁令,政府也經常宣導非必要就不要出門,待在家保護更多的生命(Stay home, save lives.)。同時有些交通樞紐也宣布將關閉。在對西方人來說,如此重要的、與家人團圓的聖誕節前夕,頒布了這麼殘酷的社交隔離政策,等於是無法好好地過一個新年,也有些人為了家族中長輩的安全,刻意與他們保持距離,甚至就不回去長輩家裡了。像這樣因應疫情所做出來的對策,真的很難用台灣生活的思維聯想到。

我想這是英國政府為了避免國人在聖誕節大肆慶祝時,導致疫情一發不可收拾而必須採取的終極手段。沒有人樂見疫情持續擴大,而造成往後的日子更難過、甚至回不去以往的社交活動,只好在這具重大意義的時間點,用更嚴厲的方式來告訴大家:我們必須要重視這件事。畢竟「社交」在西方文化來說,是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隨著冬季的來臨,日照時間逐漸變短,太陽下山的時間從晚上六點變成下午三四點。之前就聽說過冬季憂鬱(Winter Depression),但從來沒有想過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心想:「應該OK吧!也許我跟他們不一樣,可以抵擋得過。」自認為與眾不同的我,就是這麼天真爛漫。於是,在封城之際,如果要與朋友見上一面,過著稍微正常的社交生活,我們的對策是外帶一杯咖啡和食物,走在街頭或是到公園,邊散步邊談話。一切在剛開始的時候都還算順利,但是當氣溫漸漸地降到零度左右時,那在外頭邊走路、邊吃東西的體驗就不是那麼美妙了。

一個人海外生活的意義

看著倫敦外頭的天空總是灰灰暗暗的,一個人獨身來到這座城市,沒有朋友也沒有心繫著的人在這裡,我是這樣孤伶伶的一個點存在在這裡。工作上認識的朋友也漸漸地失去音訊,路上陌生的西方臉孔也與自己保持著社交距離。沒有家人朋友與我一起構築起的生活,經常讓我反問自己:「我在這座城市的意義是什麼?」「就算我在這裡輕易地賺到年薪一百萬,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因為目前的社交限制以及晦暗的冬季使得我無法進行個人的攝影計劃,某種程度上也迫使了當時設下的目標要停止或中斷,找不到一件自己真的想努力的事,真的很容易讓人感到沒有意義對吧,如果說人生真的沒有什麼所謂的意義的話,那也要好好的生活,但是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後,又會突然覺得失去了些意義,那不如好好地有些什麼追求的生活下去吧。

前方有一個我們很想抵達的終點,在抵達終點之前,我們可以創造一些中等的、小型的滿足感或幸福感使我們能夠繼續往前走。那些幸福感可以是看著一朵花的歡愉、撿起地上的一片美麗落葉、享受灑在身上的陽光;也可以是熱血氣旺的勇往直前、邁入共築家庭的開放包容、歲月靜好的祥和安寧;或者是經過漫漫長夜的苦讀、長大成人的辛酸血淚,直到某一刻才領悟到的人生禮物。

獲得幸福感的過程便是組成我們人生的每一個片刻,也許每個人體會煎熬的長度不同,但我們都是朝著那個看不見的終點走著、努力著,即使那個終點其實並不存在。而時間、年齡是人們給自己一個方便計算的量尺罷了。


Read More…

疫情影響下,依然無法動搖想改變人生的勇氣
生活在倫敦|決定前進
生活在倫敦|人生的平凡與不凡

You Might Also Like

2 Comments

  • Reply 娜塔莉 2021 年 3 月 5 日 at 下午 3:15

    無意間看到這網站,文章好幾處都讓我很有共嗚,決定來留言~我從去年開始也經營了自己的網站,分享職涯/生涯/生活的觀點,小篇幅講海外工作的經歷,有點一樣又很不一樣。但我想說的是,你的文章很棒,帶給我一些同路人的共嗚,謝謝你。

    • Reply Cheng 2021 年 3 月 7 日 at 上午 4:55

      Hi Natalie!

      謝謝你告訴我你的想法!很意外收到你的留言,但也給了我一些力量繼續分享:)

    Leave a Reply